(上海家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上海市政府向市民免费发放《开往博物馆的地铁》小册子,其中包含下列资料,读图表回答:

参与“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上海区县博物馆数量表
| 区县 |
数目 |
区县 |
数目 |
| 黄浦 |
11 |
宝山 |
5 |
| 徐汇 |
15 |
闵行 |
3 |
| 静安 |
8 |
嘉定 |
7 |
| 杨浦 |
6 |
金山 |
2 |
| 长宁 |
7 |
松江 |
5 |
| 普陀 |
4 |
青浦 |
3 |
| 闸北 |
3 |
奉贤 |
2 |
| 虹口 |
10 |
崇明 |
1 |
| 浦东 |
13 |
合计 |
105 |
(1)从郊区(县)与市中心区看,参与活动的博物馆大多数集中分布在 .
(2)地铁2号线王东延伸至上海的 区,该区参与活动的博物馆数量有 个.
(3)上海博物馆是全国著名的国家级博物馆,坐落于上海的 区,有 条地铁线可以到达.
(4)承载着几代人童年记忆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今年4月正式开放,新馆地址位于静安区,乘坐地铁1号线在 站下车,或乘坐地铁 号线在南京路西站下车可以到达.
(5)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建筑外形似鹦鹉螺的壳体,这一生物外形在地球上已存在几亿年,寓意着博物馆“管理自然遗产、守护地球家园”的神圣使命,下图中描绘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素描图是 .

读下图(某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各题。
(1)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你认为上图缺乏的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地形:A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3)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m,D、E两坡中,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___坡。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所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
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七大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____洋。
(3)B、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乌拉尔河、里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土耳其海峡。
读“中东某资源输出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中东处在联系洲、非洲和欧洲,沟通大西洋和洋的枢纽地位。
(2)中东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与该资源形成鲜明的对比,中东的资源匮乏。
(3)中东该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往东经过海峡(①位置),输往日本;往西经过运河(②位置)或绕过非洲南端(地名),输往西欧和
(③国家)。
读俄罗斯国家区域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大河和山脉成为俄罗斯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试填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BC
A、B之间的地形区的名称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且大致分布在南方,导致这种交通布局可能的原因是()
A.南方地形平坦,铁路建设成本小
B.南方土地多且土壤肥力低,建设铁路正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C铁路运输方式灵活,速度快
D.北方气候严寒,不利于其他运输方式的建设和利用
(3)河流往往是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首选之地,俄罗斯的农业生产主要布局在南方的
流域。
(4)D地形区内沼泽密布,可能的原因是()
A.该区域降水较多
B.该区域地势较低且蒸发较弱
C.该区域内地势较高
D.该区域河流支流较多
(5)俄罗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发展经济当务之急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依据其国情可实施的战略部署是()
A.东部大开发 B.南部大开发 C.西部大开发 D.北部大开发
读图“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甲洲出发,经乙海东行,途中所经过A地的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所示,描述其气候特征:
。(要求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1分)
(2)马可·波罗东行途中,从B到C地沿途自然景观呈现荒漠——草原——森林的变化,分析其原因是。
(3)马可·波罗返回时经过的E海域位于洋,因该海域地处板块的(交接或内部)地带,故地震频发。
(4)马可·波罗返回的途中,在F处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A.下了一场规模很大的冻雨,出现了大冰灾 |
| B.当地传统民居是富有特色的高架屋 |
| C.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在清真寺诵读《古兰经》 |
| D.许多热情奔放的黑人跳起草裙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