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是实验室测定水平面和小物块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AB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且固定.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自曲面上面某一点释放后沿水平面滑行最终停在C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cm;
(2)实验中除了测定遮光条的宽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A.小物块质量m |
B.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
C.光电门到C点的距离s |
D.小物块释放点的高度h |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学们采用图象法来处理实验数据,他们根据(2)测量的物理量,建立图丙所示的坐标系来寻找关系,其中合理的是 .
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得出如图3-4-17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___________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_______________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果是否变化?____________(填“变”或“不变”)。
图3-4-17
如图所示,六个力的合力为______________N,若去掉1 N的那个分力,则其余五个力的合力为____________,合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
有5个力作用于O点,这5个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如图3-4-11所示.已知F1="20" N,则这5个力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
图3-4-11
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F1、F2,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合随两力夹角的变化情况如图3-4-9所示,则两力大小分别为多少?
图3-4-9
如图3-4-14所示装置中,用一滑轮组将物体B吊起。已知,当两绳的夹角为120°时,物体A和B处于静止状态,若A物体的质量为m,则B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图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