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比较表
国家 |
教育事业 |
卫生事业 |
社会保险 |
社会福利 |
中国 |
4.6% |
3.7% |
6.5% |
2.4% |
发达国家 |
14.2% |
11.3% |
10.1% |
6% |
注:“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主要指相对于普通老百姓有限的收入来说,上学费用太高、看病费用太贵、买房价格太高,因而消费不起,显得很“难”。
材料二:中央财政安排众多资金用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包括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灾后恢复重建,为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央果断决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迅速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1)分析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并为政府解决“三难”问题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谈谈财政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据2011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网民数达到3.38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已达到
1.75亿,占总体网民的51.8%。我国的网络环境如何?如何净化网络环境?请你和高二(6)
班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和探究。
【网络乱象】
该图是同学们在搜集资料时找到的两幅漫画:
漫画1《不良网站》漫画2《给文化市场打扫卫生》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两幅漫画的认识。
【重拳出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能成为毁坏社会文明和
腐蚀青少年心灵的鸦片。通过走访调查,同学们了解到,从“艳照门”事件、“百度
竞价排名”风波到“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互联网的暴力和低俗倾
向已经引起公众和有关部门关注。国务院七部委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
行动,先后曝光了十批低俗网站,关闭了5000多家非法网站。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国务院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合理性。
【多管齐下】
同学们上网还了解到,为进一步巩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成果,国家工业
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要求所有在我国境内
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时都要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
以便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绿色、健康、和谐的互联网环境,防止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
影响和毒害青少年。
(3)除了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外,你认为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能净化当前
的文化环境?
2011年,淮安“阳光纪检”搅动“淮水安澜”。淮安市纪委网络发言人连发的“网
上问计”主题帖,犹如响箭让平静的“淮水”荡起波澜。对此,网民们“超级关注”,众多
网友纷纷通过微博发表观点,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网友“亮剑”:
官德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影响民德,影响社会风气,官员身上更“应该流淌道德的血
液”。因此,所有公民应该联合起来,利用网络勇敢地公开曝光官员的失德行为。
(1)公民在网上公开曝光官员的失德行为属于民主监督的哪一种方式?
网友“一片蓝天”:
网络问政为公民监督官员的失德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一出现就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
公民可以通过在网上建言献策,实现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2)公民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哪些要求?
网友“淮水渔夫”:
揭露官员的失德行为,是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我们要勇敢地揭露官员的失德行为,只
要有所耳闻,立即在网上公开曝光。
(3)作为公民中的一员,请你运用《民主监督》的知识发帖,点评网友“淮水渔夫”的做
法。
(本题12分)吉林大学应届硕士研究生宋江明2011年7月参加山西省长治市公务员考试,在他选择的环保局科员一职中,总成绩排名第一。然而在体检和复检中查出血红蛋白不达标。随后,宋江明在2个月内4次到不同的医院检查,结果均合格,其中两家正是之前进行体检和复检的医院。在讨个说法的过程中宋江明得到答复:“你要再这样纠缠,即使体检过了,我也要让你政审不过。”随后《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题为《宋江明求职验血记》的报道,多家网站先后转载,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在舆论的压力下, 2012年1月16日,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对外通报了长治市公务员录用舞弊案,共有10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8人因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接着,江苏、浙江等地的“萝卜招聘”丑闻也接二连三地被爆出,许多招聘单位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结合材料谈谈公民该怎样行使监督权。
2011年,中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总体来说,这一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高增长、高通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新高。“物价飞涨”成为百姓对于2011年中国经济的最直接感受。某校高二(6)班的同学以“物价飞涨——我们如何应对”为主题开展了思想政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政策调整】
面对着这样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通胀的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自2011年1月14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2011年6月14日第六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分析人士认为,CPI再度上涨是导致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因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考虑到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同时通胀问题日益严重,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货币政策需要进行适度调整,2011年的货币政策将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
再度上调准备金率也体现出央行遵循经济规律坚持稳健基调不变的货币政策的整体思路。
(1)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体现了《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的哪些道理?(6分)
【调控预期】
控制物价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次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增强了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而不搞一刀切。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会引导货币政策逐步、渐进地回归常态,将会有效地稳增长、防通胀。
(2)上述材料蕴含了哪些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百姓应对】
物价上涨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涨”声中如何看好自己的钱包,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头等大事。那么,普通百姓面对物价上涨应该如何应对呢?
(3)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就物价上涨中居民应如何合理消费提出合理化建议。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文化强国的号角。某校高三(3)班同学以“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探讨原因]
“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本来不应当成为一个问题。但目前我国发生的许多案例,又让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了真正的问题。首都经贸大学等3所高校联合发布“社会信任问题的大陆消费者民意调查”,从政治、经济和社会3个层面来体察民众对中国社会的信任度。就目前热议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问题,高达87.4%的民众认为不能扶老人的原因是怕惹祸上身。
(1)请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导致“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原因。
[提出建议]
南京彭宇案、许云鹤案、如皋老太诬告大巴司机案、汉口婆婆诬告电动车主案,前车之鉴桩桩件件,谁还敢轻举妄动?!做善事反被诬陷讹诈、个别法院的不恰当判决、“权利滥用”等社会现象对我国的道德建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2)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言献策。
[落实行动]
《决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了响应党的号召,该探究小组同学倡议全校师生开展“弘扬博爱精神,感恩回报社会”的志愿活动。
(3)请你围绕该主题设计一个具体活动,并从《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角度各选一原理说明活动的设计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