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共6分)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春秋左氏传》
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
依据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种办法被称为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什么事情标志着其取代了材料一中的制度?
(3)材料三反映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4)材料四又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两种制度相比,哪种更有利于中央集权?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4)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在一个国家崛起或复兴之路上,总有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一次次把世界各国推到十字路口。如何把握方向找准出路,实现国家的崛起或复兴,历史上有过很多成功的范例,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
材料一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时说:“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1)当时令这个国家感到恐惧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1946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3.2亿美元,钢产量56万吨,都只相当于战前的1/10……
(2)导致材料二中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治国策略]
材料三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你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要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天。”
(3)材料三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材料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大力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
(4)这反映了日本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特别重视什么?
[华丽转身]
材料五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时写道:“其实他的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5)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材料六
(6)根据上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成功启示]
(7)美国、日本在 “历史拐点”上的“华丽转身”给我们什么启示?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1)材料一反映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同一时期的美国为满足人民对土地问题的需求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是什么?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从F到G我国粮食总产量呈现的趋势,说说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2012年2月1日,中央发布了名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该文件突出强调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
(3)材料三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农业科技的重视。请列举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技创新上的标志性成果。
(4)你认为古今中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近代化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及至思想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回顾中国以及欧美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A处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与启蒙运动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B处事件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经济领域的两次工业革命的结果还会反作用于政治领域,因而共同促进C事件的发生,请你说出C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欧美的近代化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中国近代民主进程就是学习欧美民主制度,通过改良、革命等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请就改革、革命分别列举一例史实。
(5)中国与欧美在近代化进程中各呈现什么特点?
世界政治格局和中美关系的演变
【世界风云】
![]() |
![]() |
![]() |
图一:1919年巴黎和会 |
图二:1945年雅尔塔会议 |
图三:1991克林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 |
请回答:
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二战后确立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图三事件后到今天的国际格局是;未来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方向发展。
【中美风云】
2012年3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指出:“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请回答:
40年前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重大事件是
请举两例说明当今中美两国在亚太这个宽广的舞台上合作共赢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