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起来。
材料一  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欧洲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北师大《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美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共同时代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 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联邦的军队。
(2)写出这一材料的名称并分析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对当时的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旧)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福泽谕吉《脱亚论》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所面临的困境,日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结合图片内容,试列举两例日本政府将“世界文明”引入“东洋孤岛”的措施?
(4)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变革还有哪一重大事件?
(5)结合以上材料及中国国情,分析这一时期的革命和改革,给中国发展所提供的经验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责成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公”指哪国国君?“卫鞅”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
(2)举出材料一中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扫六合”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
材料二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被看做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是高达9.5米的孔子像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正式亮相的场景。

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2)材料二中“讲述的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写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大贡献。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一列
(3)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对秦朝的影响。
(4)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和谐”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人与人的和谐:请依据课本内容,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3)人与自然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木,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这样的古代思想家是谁?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
(5)人与人的不和谐: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6)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历史中的国家:

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他任用谁为相改革内政?他提出什么口号,扩充疆界最终确立了霸主地位?
(2)写出材料二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 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_
(3)材料二中赵、魏、韩三国是由____国分裂而来。
(4)请列举战国时期两次著名的战役

在19世纪中期的历史舞台上,有三个国家诠释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坍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材料二:这场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一问题最终通过哪场战争得到解决?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场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请写出这场改革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的内容。
(3)材料三中的“社会变革”是近代史上哪一场重大改革?请写出最能体现这场改革性质的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则材料所描述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