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共8分)
材料一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材料二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三 《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段连缀成书。
——《世界史•古代史》
请回答:
(1)从材料可看出,阿拉伯人有什么特点?
(2)穆罕默德通过创立宗教来统一阿拉伯半岛,建立阿拉伯国家,他最早率领少数信徒在 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630年,他又征服了 ,加速了阿拉伯半岛地区的统一。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3)举例说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作出了什么贡献?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下图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21年—1925年苏俄(联)粮食生产变化的趋势。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4)为了挽救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
(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材料四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2分)
(2)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3)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分)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它的修建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1)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这条运河中心在哪里?南北两端在哪里?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大运河开凿时皇帝是谁?该河开凿于哪一年?
(3)这条大运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它的规模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请回答
(1)材料中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西行的目的地是哪个国家?他回到长安后,以亲身所闻写成一部什么书?
(2)鉴真去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什么寺院,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以古鉴今?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4课
请回答
(1)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何时?为改变魏晋以来选拔官吏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唐朝时期延续并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试举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唐朝的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