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B.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社会根源 |
C.宣扬复兴昔日老庄之学 |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
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标志“最高民主阶段”到来 |
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
C.在“最高民主阶段”,五百人议事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
D.在“最高民主阶段”,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
据记载,古雅典投票者在陶罐碎片刻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的人的名字,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者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 B.全体居民的民主 |
C.代议制民主 | D.大多数奴隶主的民主 |
《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A.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 B.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
C.雅典是当时地中海霸主 | D.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
1889年,粱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
“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为平民提供在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并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材料中的“他”是:
A.梭伦 | B.克里斯梯尼 |
C.伯利克里 | D.苏格拉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