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党的政策必须落实,自留地上桃树不能砍》的文章,对浙江某地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次日,头版再刊《鼓励社员经营正当家庭副业》的文章,批评了四川某地干涉社员发展正当家庭副业的错误做法。两篇文章传达了怎样的政治导向( )
A.农村政策即将进行重大调整 | B.工作重心将向经济建设转移 |
C.“姓社姓资”的争论将有定论 | D.家庭联产承包制将推向全国 |
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阎步克:《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
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
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
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
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
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
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 |
全球华人关注的“习马会”:2005年11月7日,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了闭门会谈。双方都强调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根本原则是:
A.两党合作 | B.一中一台 |
C.一国两制 | D.一个中国 |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来侵略中,取得的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
A.辛亥革命 | B.北伐战争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开端的,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五四运动 | D.国民大革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