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篇:析特色之路】
【寻革命之路】
材料一: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二: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主席来到福建省古田镇,出席正在这里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并同11位部队基层干部和英模代表共进午餐,品尝红米饭。
(1)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习近平主席为什么同部队基层干部和英模一起吃红米饭?
【建民主之基】
材料三: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2)简述1949~1956年,中国怎样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至少回答3点)
【扬改革之帆】
材料四: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3)小岗村农民冒着风险创造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曾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人走进近代以后,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惨败,终于逐渐认识到诸事皆不如人。痛定思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艰难的近代探索之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请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三段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分别概括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核心主张。请注意答案呈现的条理性
(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经历了三次变化变化?请以示意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总是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请问,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和秦朝分别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探究二 经济篇
(2)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1分)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最典型的两例。(2分)
探究三 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试举一例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分)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迦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材料二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组成“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86年其成员国扩大到12个。1993年,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加到15个,2004年进一步增至25个。2007年它已经拥有27个成员国。
材料三如下图
材料四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种种挑战:人口膨胀使我们生存的空间愈显狭小;环境恶化削弱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危及可持续发展;毒品、传染病、恐怖主义吞噬着每一个靠近它的人……
(1)材料一中的“哥伦布、达·迦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试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历史事件的世界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依据材料二,图示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概括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共同问题?请你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以西班牙、美国、日本等九个世界性大国兴衰为题材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了众多观众的好评与思考。某校九年级一班同学观看后以“美国的发展之路”为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步骤一:回望历史,研究美国
(1)美国独立战争中哪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主要领导人是谁?在美国多次进行的“我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评选中,林肯均居榜首。请说出林肯在美国人心中享有如此崇高地位的原因。
(2)美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
步骤二:反思历史,关注世界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是因何事件被卷入战争的?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二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其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5)通过对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你认为能带给世界其他国家哪些方面的启示?
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迎接这场新的科技革命挑战,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步骤一:收集整理。
(1)收集、整理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和方法,请根据所学完成下表:
类别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开始时间 |
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下半叶 |
|
标志 |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
||
主要发明成就 |
汽车、飞机、电灯等 |
||
核心国家 |
美国 |
美国 |
|
核心国的主要条件 |
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
内战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
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经济实力大增,政局稳定 |
革命后核心国地位 |
“世界工厂” |
超级大国 |
|
结论 |
步骤二:对比分析:中国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的世界博览会是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2)对比分析是历史学习的又一方法。材料中,中国参与世界博览会有何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