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 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B两个小球的 的大小.
(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
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
(3)本次实验采用物理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 .
光的色散实验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最上面是 色光
(2)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板,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 .
(3)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光。
(4)如果(1)实验中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我们 (选填“仍能”,“不能”)看到彩色光带
(5)综合上述可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
(6)一束红光照在香蕉上,我们看到的香蕉是 颜色
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 .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轻重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 (选填“相等”、“不等”)质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将现象记入下表.
(5)结论: .
(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 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盐水的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如图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 ;②
(3)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此时水的沸点为 ℃;
(4)请根据记录的数据正确地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的 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问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
(3)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 (选填:”快”或“慢”)。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36℃ | B.39℃ | C.42℃ | D.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