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某岛屿相关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年均降水量为1050cm,降水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量为1695cm,面积约151.7千米2,人口约91 261人(2009年8月),农业以种植高粱为主,旅游业发达。
材料二 下图表示该岛屿简图。

(1)分析该岛河流水系特征。
(2)简要分析该岛屿的水资源丰歉状况及影响因素。
(3)除修建水库外,请你在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10,当太阳直射甲点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日期是
此时,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昼长达到全年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小值的纬度范围是 ,上海、悉尼、新加坡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3)乙地的时刻为 点;0时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4)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我国长江下游 (南、北)岸的河运港口更容易受泥沙淤塞的影响。
(5)乘飞机从甲地到丙地,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读我国某地相关要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该地取得如图正午太阳高度时为广州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期,则该地的纬度度数为,试判断下面关于该地的描述最可能正确的是()

A.N坡面为阳坡,红壤广布,适合马尾松的生长
B.图中河流在该地最可能自西向东流
C.该地的自然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图中河流不可能存在结冰现象

(2)简要说明说明图中河谷的形成原因。
(3)M坡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是什么?据图概括其形成的可能原因。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1)说出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武汉梅雨起始和终止日期。
(2)读图说明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分布特点;长江流域的梅雨时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3)简述长江下游河流的水文特征。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地。导致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②地常年的盛行风向是(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等主要环节上。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

读图13,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序号表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其中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___, ④是_________________。
(2)②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从投入多少看,④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密集型农业。
(3)字母A、B、C、D代表世界著名工业区,其中C区是 (填工业区名称),该地区的有利区位因素是___,其主导部门是工业;四个工业区中发展条件相类似的是______ (填字母)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