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纳米)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
B.分子直径比Na+小 |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
2.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 | B.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 |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 D.蔗糖水解产物仅有葡萄糖 |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
B.食物腐败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
C.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
D.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
16.工业上常用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
B.产物丙为硫酸溶液 |
C.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 |
D.a电极反应式:2H2O+2e-= H2↑+2OH- |
15.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C)="0.4" mol / (L·s)B.υ(B)="0.45" mol / (L·s)
C.υ(A)="0.15" mol / (L·s)D.υ(D)="0.35" mol / (L·s)
14.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3(g)+ 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PCl3 和0.50 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应大于0.20mol而小于0.40mol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