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请回答问题:

时间      地点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上
平均值:44.7%
平均值:64.7%
平均值:78%
中午
平均值:16%
平均值:30.3%
平均值:39%
晚上
平均值:41.3%
平均值:54.3%
平均值:59.3%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空气湿度最小的地点是         ,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地点,植物的                 是不同的;而早、中、晚不同的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        ,最小的时间是        。所以,生物会          环境。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光照或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设置了如下表的实验,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号幼苗与②号幼苗所处环境的变量是 ,①号与③号、④号幼苗所处环境的变量是
(2)在这个实验中,以 号幼苗为对照。
(3)将1号幼苗与3号、4号幼苗比较,其中能正常生长的是 号幼苗,不能正常生长的是 号幼苗,通过这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因素之一。
(4)将上述结论综合,可知: 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因素。

小明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中,请分析以下问题:
(1)你帮小明做一个合理假设
(2)此实验变量有_____个,是________。这种实验称为________实验。
(3)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用1只鼠妇,这样做法对吗?________,原因是在试验中若鼠妇的数量过少,实验结果 增加。
(4)鼠妇是一种无脊椎节肢动物,也称为“潮虫”,平时较喜欢生活在阴暗 的地方,昼伏夜出。在采集鼠妇时,所用容器上最好放一些富含 的土壤,并放置通风阴暗处。

同学们养过蚕吗?蚕宝宝吐出的丝线能制成各式丝绸服装。人类拥有这种珍贵的丝绸至少已有4 000年了。请你养几只蚕,探究它的取食行为?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1)作出假设:
(2)制订计划:
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孵化出小蚕后进行实验。
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序号),你的理由是
(3)该实验的变量是
(4)设计实验:选择桑叶和白菜叶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5)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1只行不行?为什么?
(6)实施计划:(略)
(7)得出结论:如果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

西安市第8中学学生陈重光在平常的生活中细心观察,有了一个不简单的发现。她的发现在2003年获全国科技成果大奖。
陈重光家里为饲养小鸟而养着黄粉虫。一天,她发现铺在虫盒底部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于是,她大胆地作出推测“_________________”,然后她开始了实验。她将十多只黄粉虫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为两组虫子设计了“食谱”:甲组喂养麦麸和菜叶,乙组在适当减少麦麸和菜叶的同时,逐渐增加泡沫塑料餐盒片。经过几天的喂养,她不但发现了虫子确实在吃塑料餐盒,而且通过称量证明:虫子体重在增加。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盒后,他又对乙组黄粉虫的粪便做了静电、燃烧、浸水等实验,发现其粪便不产生静电吸附、不可燃烧、不漂浮,并产生腐败臭味。
(1)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填陈重光同学的假设。
(2)陈重光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黄粉虫的目的是
(3)该实验的对照组是
(4)根据实验结果,请你写出相关的结论:
(5)陈重光同学的实验结果,能为我们解决哪类环境些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提供提示?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某小组用消毒过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设计。请据表分析: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OC
5 OC
25 OC

(1)本实验中包含_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甲组与丙组的变量是 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最先腐败的牛奶应该是___________瓶,可见牛奶的腐败是由于空
气中的___________引起的,其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该组实验之所以最
先腐败,是为其提供了___________。
(3)请就家里的牛奶保鲜提一条合理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