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蚂蚁认路》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巢去,或者同心协力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把消息通知同伴的呢?原来,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摆得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用樟脑球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划断,蚂蚁就迷路了。
蚂蚁认路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短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是一个_________句。
用“____”画出人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蚂蚁认路的本领的。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可概括为( )。
A.蚂蚁靠眼睛认路。 | B.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 |
C.蚂蚁根据气味认路。 | D.蚂蚁很少会迷路。 |
阅读答题。
蒲公英
蒲公英的叶从根部长出,边缘呈羽状分裂,几片叶子中间,伸出长长的花轴,花轴顶端便是淡黄色的小花。蒲公英的花,乍看只是一朵,其实何止一朵?当你蹲下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那淡黄的小花是由许多小花朵构成的一个花亭。每一个花朵下,长着一个很小的果,每个果上,冒出一撮又长又密的冠毛。一个个小果结成一团,就像一个毛茸茸的圆球,真是逗人喜爱。
⑴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观察蒲公英的,重点写了蒲公英的_________。
⑵运用以上观察方法,有顺序地观察一种植物,并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一段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先把腰椎向上弓起来,停留片刻,又让胸腹贴近地面,成反弓形,非常认真的做完腹背运动才离开床位。鸭子早晨出房第一件事就是做早操:扇动翅膀,做扩胸运动;鸭掌不停地离开地面,做跳跃运动;伸长脖子,张大嘴巴,呱呱直叫,做呼吸运动。小鸡出窝先做游戏,东飞西跳,相互挑逗,做着扑打运动。
动物的“早操”给人启迪:生命在于运动。
⑴填空
猫做的“早操”叫①运动;鸭子做的“早操”叫②运动、③运动和④运动;小鸡做的“早操”叫⑤运动。
⑵判断“早操”一词引号的用法。正确的用“√”表示: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的比喻()。
⑶写出近义词:(从文中找出)
逗留() 启发()
⑷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按照段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 ):马良用心学画。
第二段( ):马良得到了神笔,并为穷人画画。
第三段( ):马良用神笔画画惩罚大官。
⑵马良为大官画了哪些画,目的是什么?
⑶如果你也有神笔,你想画什么,说说原因。
给这句话加上标点符号。
我仰着头数起来①一②二③三④数呀⑤数呀⑥数到后来就糊涂了⑦
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这段话共写了___⑴___句,后两句是围绕___⑵___来写的,表达了作者___⑶_ _的感情。其中第一句话中___⑷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杨梅的形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