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图所示实验方案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1)从用途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在Ⅱ号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实验室中,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将Ⅰ号培养基中的微生物接种Ⅱ号培养基中,采用的最佳接种方法是 ,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下图所示,此过程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统计菌体数。从图中可知,SP1菌在____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6分) 如右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③→⑩属于。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 。
(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你认为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调节为主。
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 和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垂体、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 、和 。C进入血液后,通过 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
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⑥⑦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2)正常血糖浓度是。
(3)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
(4)④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尿量比正常人,原因是,这时水的作用是。
(5)能够促进②过程进行的激素是和,能够抑制②过程的激素是。
(6)当葡萄糖在细胞中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进入血液可与___________发生反应,此反应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如图所示为某种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某时期结构,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为细胞,判断的依据是;
(2)抗体由细胞内的[ ]合成,由[ ]
分泌到细胞外。
(3)如果该种细胞分化发育障碍或功能异常将导致病。
(4)如果图中抗体换成淋巴因子,那么该细胞应为细胞。
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式为:
![]() |
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人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步骤一:用某种物质处理新鲜肝脏,使其分散成为单个细胞。
步骤二:用含C6H12O6的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适量,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
现象:1、2两支试管均变浑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乙: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第四步同甲步骤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方法步骤一中的处理剂为 _______。
(2)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请分析其结果出错的原因:
__。
(3)现给你如下试剂: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