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ATGG)是一种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 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精原细胞到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进行DNA复制、染色体加倍 |
B.精原细胞只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子细胞 |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
D.减数第二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的区段含有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现以基因型为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A.非糯性:糯性=1:0 | B.非糯性:糯性=3:1 |
C.非糯性:糯性=2:1 | D.非糯性:糯性=1:1 |
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受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其F1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1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为
A.2/5 | B.7/10 | C.3/5 | D.7/9 |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
B.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
C.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 |
D.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型是纯合的 |
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
B.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
C.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
D.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