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 |
B.与淋巴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髙 |
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在内环境中被分解 |
D.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
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 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 |
雌株 |
N1 |
N2 |
P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下图中甲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 |
B.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C.甲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 |
D.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B和aB |
将不含放射性的DNA分子放入某装置中,进行DNA分子的细胞外复制或转录。已知该装置能满足DNA分子复制或转录所需的各种条件,其原料中只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中的氮原子用15N做了标记,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复制1代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放射性碱基的数量相等 |
B.复制1代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中,其放射性碱基的数目之和等于亲代DNA分子中T的数目 |
C.复制3代,含放射性的DNA分子占总数的3/4 |
D.该装置中转录产生的RNA分子具有(的)放射性与模板链的放射性强度相同 |
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①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②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③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④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生物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⑤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A.1项 | B.2项 | C.3项 | D.4项 |
右图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n代表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下列有关该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属于人的体细胞的有丝分裂 |
B.可发生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
C.可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中 |
D.在细胞分裂中出现着丝粒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