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为某同学手机显示的在我国某地登山运动轨迹图,下右图为登山过程中爬坡高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该同学登山过程中
A.自起点至①地,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
B.从①地至②地的坡度最陡 |
C.沿步道下山比乘缆车下山相对高度小 |
D.翻越了海拔414米的山峰 |
该地桃花盛开,由此推断
A.此山可能为北方地区的丘陵 |
B.当地传统民居普遍为平顶房 |
C.桃花节可吸引大量海外游客 |
D.观赏瀑布尚未进入最佳季节 |
天气和气候的变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生产部门安排生产都有密切的关系,据此回答27-29题。在天气预报图中,甲、乙两个图的含义分别是
A.小到中雨、雾 | B.阵雨、冰雹 |
C.雷雨、台风 | D.大雨暴雨、沙尘暴 |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理想日期是
A.4月至5月 | B.7月至8月 |
C.8月至9月 | D.9月至10月 |
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要排在11月份,主要是因为
A.11月份假期多,人们休假在家有利普查 |
B.11月份气候适宜,便于普查 |
C.11月份昼短夜长,有利于晚上登门普查 |
D.11月份是农闲季节,有利于人口普查 |
读下图,完成25-26题。图示时期可能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b、c、d数值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 B.b>a>c>d |
C.a<b<c<d | D.c>a>b>d |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大气热量收支状况和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中放射线数值表示北京时间,同心圆数值表示太阳高度,热量值从外圆到圆心由小到大。读图回答23-24题。该地位于
A.东北平原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青藏高原 | D.准噶尔盆地 |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这一天大气热量亏损时间比热量盈余时间短 |
B.乙时刻到甲时刻大气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气温下降 |
C.甲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大气辐射最强 |
D.乙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逆温层可能最厚 |
图为某气候站绘制的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的12月、6月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其中
a、b分别代表方向不同的山坡面。完成21-22题。甲、乙两图中,a和b曲线温度的测量坡面分别位于武夷山脉山脊线的
A.西北面和东南面 | B.东南面和西北面 |
C.东北面和西南面 | D.西南面和东北面 |
甲图中,在1600米以下,a曲线上各点的气温远低于同海拔b曲线上各点的主要原因是
A.a处降水多 | B.b处受暖流的影响 |
C.a处受冬季风的影响 | D.b处受台风的影响 |
右图示意平原地区某地某日树影变化,F1表示当地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当地地方时17时的树影,F2与F1等长。读图完成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此日的昼长是11小时 | B.F1 、F2与ON之间的夹角相同 |
C.当树影朝向N时,北京时间是12点 | D.该地此日的日出方向是东北 |
若该地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则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位于低纬度地区 | B.可能位于非洲西海岸 |
C.一定位于南半球 | D.一定位于东半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