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湖南省长沙市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物理部分)】小亮同学想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
(1)小亮总共做了2次实验,他把第一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入表中;第二次实验,他将A、B两点间的定值电阻由24Ω换成12Ω,然后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选填“C”或“D”)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则此时表格中空白处的电流为       A。

实验序号
U/V
R/Ω
I/A
1
4.8
24
0.2
2
4.8
12
 

(2)小亮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请你对以上的探究过程做出评价,并写出两点评价意见: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并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较明亮/较黑暗)。
(2)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填写步骤前字母),实验中小明发现b步骤很难看清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的像是否重合,原因是
(3)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请把丙图表头填上合适的内容。

(4)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此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1/ A1′)这一侧观察,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

(5分)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AON(选填“=”、“>”或“<”),若将AO向ON靠近,OBON(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反射后沿OA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a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a,像距小孔b(a>b),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由甲、乙两图可知实验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的关系。
(3)分析比较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4)该实验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5)日食奇观时,如果利用丙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在半透明塑料膜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下表是小明“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记录(环境大气压为标准气压值):

(1)如图,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2)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8分钟应该为℃.此时水的沸点为℃;当水沸腾时对水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升高/不变/降低)。
(3)修正好数据后,在下图中用笔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
(4)李明发现,本小组的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比其他组要长,其原因可能是:。(说出一条即可)

温度计的使用:
(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c.让其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 d.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2)上图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②
(3)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那么甲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