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和小明为研究导体的某种性质。选用的器材有:多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电键、若干导线,以及长度相同,但材料不同(A、B两种金属)和横截面积不同(粗、细两种规格)的甲、乙、丙三根导体。该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
表一 导体甲(金属A 粗) |
|
表二 导体乙(金属A 细) |
|
表三 导体丙(金属B 粗) |
|||||||||
实验 序号 |
1 |
2 |
3 |
|
实验 序号 |
4 |
5 |
6 |
|
实验 序号 |
7 |
8 |
9 |
U(V) |
1.5 |
3.0 |
4.5 |
|
U(V) |
3.0 |
4.5 |
6.0 |
|
U(V) |
1.5 |
4.5 |
7.5 |
I(A) |
0.3 |
0.6 |
0.9 |
|
I(A) |
0.3 |
0.45 |
0.6 |
|
I(A) |
0.1 |
0.3 |
0.5 |
①在实验过程中,同学是用 的方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电压和电流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得的初步结论是:当导体两端电压相同时,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是不同。
④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可得到的结论: 。
⑤小李和小明在仔细研究了表一、表二和表三后又有了新发现:导体的材料和导体的横截面积会影响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小明分析表二和表三得出了“导体横截面积越小,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越小”的结论,你认为这一结论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
(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三个错误是:
① ,② ,
③ 。
(3)经老师提醒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g。
(4)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人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合金块的体积为 cm3,合金块的密度为 g/cm3。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等(如图所示)。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 大致在同一高度。
(2)调整好器材后,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某点,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说明像距太大了,导致像距太大的原因是 。
(3)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的某点,所成的像是正立、 的 像。如果将蜡烛从该点向凸透镜移动,在这个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大小不变”)
(4)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5)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
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应选用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
(2) 小刚将蜡烛A点燃置于镜前,再拿一支大小和A相同的蜡烛B在镜后移动,直到看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进而得出像与物的大小 。
(3)研究完平面镜成像后,小马灵机一动设计了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像的情况:
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厚度均匀)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直到与像的位置________,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观察像的正倒;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③实验记录如下:
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 |
光屏上的像 |
玻璃后的像 |
|
很近 |
无 |
缩小 |
正立 |
较远 |
无 |
缩小 |
正立 |
很远 |
无 |
缩小 |
正立 |
④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填“虚”或“实”)像。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每隔1min测出水的温度,并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3)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如图15丙、丁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 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4)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写出两点)
① ,② 。
(1)校运会上张敏同学400m比赛的成绩如图所示。她的成绩为 min s。
(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3)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甲)和水(乙)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