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中国古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物在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如周武王、秦始皇、汉武帝,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政治篇】:
材料一: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二: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材料三:据《汉书·诸侯王表》记载:西汉建立之初,吸收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把土地分封给同姓王,后来随着诸侯王实力的膨胀,小诸侯贪赃枉法,大诸侯甚至发动叛乱,与中央对抗,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统一。
(1)材料一说明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什么人?
(2)据材料二判断为避免“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始皇高瞻远瞩地在地方管理制度上采取了什么创新制度?(2分)
(3)汉武帝是如何解决材料三反映的问题的?
【经济篇】:
材料四:有一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裤。他去齐国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裤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短裤!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他付刀币。
(4)材料四中的问题秦始皇是怎样解决的?
【思想篇】:
材料五:“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材料六: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 董仲舒传》
(5)据材料五概括秦始皇在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有何影响?
(6)材料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采纳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总结】:
(7)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他们实施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
观察组图回答问题:
(1)图一会议宣告了什么?图二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 (2分)
(2)图三会议后,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措施使我国农业得到很大发展? (2分)
(3)以上哪两次会议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起了重大转折作用?请解释这两次“转折”作用。(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让人疑惑的国度】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独领风骚两千年,日本通过虚心学习和吸收中华灿烂文化,迅速从中国周边落后国家的行列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东亚地区强国;在近代,“大英帝国”独领风骚三百年,日本通过虚心学习和吸收欧洲先进文明,又从亚洲落后的封建国家行列中脱颖而出,一跃跻身于白人列强行列,而一旦国力增强,便毫不犹豫地每隔数年至多不超过十数年就对亚洲邻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或进行一次外交讹诈,甚至不惜挑战昔日的先生而先后与德国、英美一决雌雄。
——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学说知识,概括说说材料一中所述日本两次通过“虚心学习”分别使日本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2)试用19世纪末的史实加以说明材料一所述日本“一旦国力增强,便毫不犹豫地每隔数年至多不超过十数年就对亚洲邻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或进行一次外交讹诈”。材料一中所述“与德国、英美一决雌雄”分别是在哪次战争中?
【令人迷茫的历史】
材料二 当这个新兴的大国遵循欧洲大国均势原则的时候,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败涂地。
——《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二所述“新兴的大国”“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是在什么时候?用20世纪以来的史实,说明该国“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败涂地”。
【发人深思的话语】
(4)“大道行思,取之行远”,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大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你认为中国要成为一个大国并在大国历程中“行得稳而远”,我们应当从上述两个国家的历史中吸取怎样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拟收复河湟(1874年,左宗棠平定甘肃河湟地区人民反清起义)后,即乞病还湘。今既有此变,西顾(向西边看过去)正殷(繁忙),断难遽(着急)萌(产生)退志,当与此虏周旋。”
——左宗棠致湘军将领刘锦棠的信
材料二 “China can not miss Shandong as same as the we stworld can not miss Jerusalem(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费加罗邮报》引用的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名言
材料三 “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与此虏周旋”的结果如何?
(2)据材料二,说说巴黎和会对顾维钧的外交诉求作出怎样的决议?
(3)材料三所述要收回的是哪个地方?
(4)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在对待哪一问题上具有着坚定的意志与决心?
阅读如下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所述“30多年的伟大实路中走出来”和“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起点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所述“中国道路”被称为什么?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为此,九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大国法则”的主题探究活动,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内容摘编,请你参与,回答问题。(共12分)
[法则一:思想解放]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1)请写出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则二:科技引领]在人类历史滚滚向前的洪流中,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2)列举瓦特、牛顿在科学技术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法则三:领袖引领]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而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
(3)美国第一任总统是谁?林肯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历史启示]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4)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这对当今的我们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有何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