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下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点开始时叶肉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B.a点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 |
C.ac段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
D.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色素和酶的数量有关 |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A.正常情况下甲图生物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 |
B.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
D.丁图细胞表示二倍体生物的有丝分裂后期 |
有关生物进化及新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
B.生物进化的过程,就是形成新物种的过程 |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
D.细菌进化的原材料来自突变和基因重组 |
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含有18O2 |
B.用14C标记的C O2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 |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D.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所有的大肠杆菌都会有放射性 |
某数量足够大的动物种群中AA个体占20%,Aa个体占40%。将其中的个体随机均分为两组,甲组个体随机交配,乙组个体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交配,则理论上,甲组和乙组F1代中aa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A.50%,36% | B.50%,40% |
C.36%,50% | D.40%,36% |
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大鼠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实验,材料与方法如下:若干大鼠按实验要求分为2组。对甲组大鼠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滴注等量的0.9% NaCl溶液,从滴注开始测定2h内大鼠的耗氧量并记录。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计甲、乙两组大鼠平均耗氧量为甲>乙 |
B.实验时甲组应选用雌性大鼠,乙组应选用雄性大鼠 |
C.实验设计时每组用多只大鼠可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 |
D.本实验的给药方式也可用饲喂法代替静脉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