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 《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 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 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 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 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 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 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 新航路开辟 B.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 民主共和 B. 贵族共和 C. 君主立宪 D. 君主专制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 政府的大力推广
B.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