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1787年宪法在制定之初,存在着“五分之三妥协”,即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往往被看成是该宪法存在种族歧视和没有废除奴隶制度的明证。但若非从理想或道德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实际出发,这种妥协是可取的,废除奴隶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是道德评判与现实评判之间的矛盾。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也存在这种矛盾之处的是(   )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B.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D.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智者学派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过分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针对此问题,苏格拉底主张()

A.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B.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C.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D.主观感受无助于人对世界的认识

《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A.写字的笔法艺术 B.古人的治史态度
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 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成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