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87年宪法在制定之初,存在着“五分之三妥协”,即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往往被看成是该宪法存在种族歧视和没有废除奴隶制度的明证。但若非从理想或道德角度出发,而是从当时实际出发,这种妥协是可取的,废除奴隶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是道德评判与现实评判之间的矛盾。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也存在这种矛盾之处的是( )
| A.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
| B.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
|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
| D.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 |
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关于《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白银大量流入是造成中国地价与米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
| B.康乾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粮价上升的直接因素 |
| C.鸦片战争后的地价与粮价呈同态上升趋势 |
| D.太平天国运动是粮价升高地价下降的重要因素 |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 A.墨子“兼爱”思想 | B.孟子“性善论” |
| C.老子“无为”思想 |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
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
| A.①②③⑤ | B.①②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③④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 B.肯定人的价值 |
| C.强调知识的作用 | D.推崇君主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