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之一拉尔夫·斯坦曼发现的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图一是树突状细胞(DC)的发生过程示意图,图二为研究人员研究树突状细胞能否体外诱导T细胞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所获得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示可知,树突状细胞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图中各种细胞内的___________存在差异,从而使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图中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树突状细胞能激活同源的T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免疫。
(3)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相关内容:
①材料准备:选择健康状态相同、等体重(20g左右)的已接种相同数量的人大肠癌细胞的裸鼠(先天无胸腺),饲养适宜时间备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提取淋巴样干细胞,并诱导分化产生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分离两种细胞备用。
②实验分组:将随机等分3组进行实验。治疗组定期瘤内注射一定量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加强治疗组用量加倍;对照组处理方法是定期瘤内注射_____________。
③数据收集处理:定期测算裸鼠肿瘤体积,求取平均值并绘制成曲线(如图二)
④结果分析:根据图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严密,不能排除树突状细胞本身是否具有抗肿瘤免疫反应。建议再补充对照组,其实验处理是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问题:
(1)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的
(2)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若用DNA被32P标记、蛋白质的S是32S噬菌体侵染DNA中P是31P、蛋白质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含是32S的占%;子二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32P的占%。
Ⅱ、下图为人类两种遗传病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结合遗传系谱图回答:

(4)甲病的遗传是遗传病。
(5)Ⅰ-1的基因型是,Ⅲ-10的基因型是
(6)若Ⅲ-8与Ⅲ-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剩余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下图是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请结合图解分析回答:

(1)如果该过程发生在动物的精巢,A、C、G分别表示什么细胞?
A、C、
G、
(2)若D表示卵细胞, C、G分别表示什么细胞?
B、G、
(3)甲过程染色体有哪些特殊行为?



(4)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图中的过程,染色单体消失发生图中的过程。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6参与____________的形成。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2)图中标号9中的主要功能物质,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中学实验用于对9染色的常用试剂有________、_______溶液。
(3)如果用詹那斯绿染液对该细胞染色,被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 ]
(4)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剂对该细胞染色,被染成红色结构有。(用图中标号回答)
(5)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6)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下图是电子显微镜下的某一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③时,会导致⑤释放到[ ]里,并扩散至[ ]上,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2)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传导只有在某些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参与下才能进行,神经递质由神经细胞合成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再与_______融合,而使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这种物质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根据细胞膜的成分分析,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
(4)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很快就被胆碱脂酶所破坏。研究发现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被破坏,结果使人体的_______系统失去控制,动物常处于震颤、痉挛之中,终至死亡。

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受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