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_______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_________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操作顺序是否正确?如有不完整请作补充说明。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离玻片标本2~3mm处停止。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____________。
(4)如果载玻片上写着一个“b”,那么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________。
(5)用4台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遮光器的光圈最小的一台是____________。
A.目镜15×和物镜45×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5×
(6)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A、B、C、D所示,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__________。
(7)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一:用_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如将装置④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其茎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
(2)图二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关系,曲线上C点表示_______________,曲线上H点表示_______________。
(3)图一装置①中植物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若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
如图所示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他做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步骤主要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________的大小以及________的位置。
(3)请描述C步骤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在B、D、F三者之间形成了自身对照,其中B、D中属于实验组的是________组,在D、F中属于对照组的是________组。
(5)该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的体会是在B、D之间不宜停留时间过长,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你认为最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改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上述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过实验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
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刚采摘的水果或蔬菜表面有残留农药,很多人认为把水果或蔬菜放在清水中浸泡可以有效除去其表面的残留农药。为探究此种处理方法的正确性,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相同的青菜各1 kg作为样本,并对其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结果如下:
甲 |
乙 |
丙 |
丁 |
|
处理方法 |
未做处理 |
纯水冲洗1 min |
浸入纯水1 min |
浸入纯水30 min |
1 kg青菜 农药残留量 |
0.196 mg |
0.086 mg |
0.097 mg |
0.123 mg |
实验二:取相同的青菜500 g,并将其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下曲线。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甲、乙两组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__;丁组农药残留量比丙组农药残留量多,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植物细胞既可以吸收水也可以吸收可溶性农药。在实验二中,青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随时间推移从A点下降到B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之后又从B点略有上升达到C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上述分析,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吸收可溶性农药是否为同一过程,并解释。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渗透装置来探究关于渗透作用的问题。
(1)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①写出该实验的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写出该实验相应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装置如图3,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时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且两个漏斗的体积、半透膜面积及漏斗管内径均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分别用H1、H2表示B、C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
①试在图3中画出H1、H2的高度。
②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B>C”、“B=C”或“B<C”)。
③在此过程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伞藻是单细胞绿藻,其高度可达10厘米。生物学上常用它来研究细胞的有关功能,下面是伞藻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以下各题:
(1)嫁接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什么?________。
(2)在研究过程中已经做了伞藻的伞柄与假根的嫁接实验,还有必要再做核移植实验吗?__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推测并简述伞藻细胞质在伞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选择伞藻作研究细胞有关功能的实验材料有什么好处(要求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