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绿萝属于半阴生蔓藤植物,喜湿润环境。科研人员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育良好的绿萝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情况,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分析回答:(每空1分)

(1)限制图甲中a-b段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图甲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增加/减少),净光合速率由e点急剧下降到f点的主要原因是叶片气孔关,       吸收减少。
(2)图甲中f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              
(3)科研人员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绿萝幼苗随机分成四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1组在遮荫条件下培育90天;
第2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90天;
第3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60天后移到室内继续培养30天;
第4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30天后移到室内继续培养60天。
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与第1组处理得到的绿萝植株相比,第2组处理得到的绿萝植株出现的明显差异是叶片颜色    (选填“深”或“浅”),主枝条数    (选填“多”或“少”)。
②若绿萝因较强光照叶片绿色变浅,需适当        处理后培养一段时间恢复其绿色。
③实验数据表明,要得到主枝条数多且叶色正常的绿萝植株,应采用上述第几组的培育方法?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甲图为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E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
(2)甲图中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有氧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_,产物H2O中的氧来自于________,CO2中的氧来自于____________.
(3)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4)A阶段与E物质产生阶段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如果CO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对值分别为8、3,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__。
(5)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进入到相邻细胞中被利用的过程中,氧气分子通过的生物膜共有_________层,通过这些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6)交警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时,所用的仪器中装有__________,颜色反应为________色就认定饮酒。

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他做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2)B步骤主要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________的大小以及________的位置。
(3)请描述C步骤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在F步骤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1mol/L KNO3溶液,会发生_____________现象,原因是溶质分子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液,使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细胞由失水变成吸水。

如图是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1—6表示细胞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5的存在说明此细胞属于 细胞。
(2)结构2是____________,其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在植物细胞中,结构2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
(3)结构6增加膜面积的方式为
(4)膜蛋白A说明蛋白质具有 功能,膜蛋白D说明蛋白质具有 功能, 膜蛋白C能接受来自神经细胞释放的信号,说明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5)膜蛋白的形成离不开结构4,因为它与 有关。
(6)对于成熟的植物叶肉细胞而言缺少的结构是
(7)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下面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动物细胞中与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
(2)人体细胞中物质c共有 种,其形成的C可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成 色,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分布于 中。
(3)物质d是____________,细胞内合成d的场所是
(4)物质b中的N元素参与构成的结构主要是 ;物质c中的N元素参与构成的结构主要是
(5)4种小分子物质a、b、c、d中种类最多的是[ ] ,细胞内的三种大分子物质A、B、C均以 为基本骨架。
(6)细胞内由b形成B的反应称为 ,若某种B分子是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合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
Ⅰ、Ⅱ表示染色体,A为矮秆基因,B为抗矮黄病基因,E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品系在培育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的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________提供原材料。
(2)甲与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A与a可随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F1自交所得F2中有______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甲与丙杂交所得到的F1自交,减数分裂中Ⅰ与Ⅰ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让(2)中F1与(3)中F1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