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
| A.苯和水 | B.乙酸乙酯和乙酸 |
| C.食盐水和泥沙 | D.硝酸钾和硫酸钠 |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NaOH、Ca(OH)2、HCl的溶液,应该选用下列溶液中的( )
| A.石蕊试液 | B.小苏打溶液 | C.BaCl2溶液 | D.AgNO3溶液 |
将钠投入滴有石蕊的水中,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水溶液变成红色 | B.钠熔化成小球并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
| C.有气体产生 | D.钠浮在水面上 |
取各组内两种金属的混合物6 g投入水中,收集到0.2 g H2,不可能构成此种混合物的是( )
| A.Li和Na | B.Rb和Ca | C.Na和Cu | D.Na和K |
某物质在灼烧时火焰呈紫色,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
| A.钾原子 | B.钾离子 | C.钾元素 | D.钾的化合物 |
关于钠和钾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钾的还原性比钠强 | B.钾失电子能力比钠强 |
| C.钾离子还原性比钠离子强 | D.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