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①H2(g)+1/2O2(g)==H2O(g) ΔH1=-241.8 kJ·mol-1
②C(s)+1/2O2(g)===CO(g) ΔH2=-110.5 kJ·mol-1
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由于CaC2、金属钠、金属钾等物质能够跟水反应给灾后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如果在实验室,你处理金属钠着火的方法是 。
(3)事故发生后,爆炸中心区、爆炸区居民楼周边以及海河等处都受 到了严重的氰化物污染。处理NaCN的方法是:用NaClO在碱性条件下跟NaCN反应生成无毒害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电化学降解NO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源正极为 (填“a”或“b”);若总反应为4NO3-+4H+====5O2↑+2N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 。
(5)欲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元素铬的毒性,可将Cr2O72-转化为Cr(OH)3沉淀除去。
已知在常温下:Ksp[Fe(OH)2]= 1×10-15、Ksp[Fe(OH)3]= 1×10-38、
Ksp[Cr(OH)3]= 1×10-23,当离子浓度在1×10-5mol/L以下时认为该离子已经完全沉淀,请回答:
① 相同温度下Fe(OH)3的溶解度 Cr(OH)3的溶解度(填“>”、“<”或“=”)
② 浓度为0.1mol/L的Fe2+与10. 0mol/L Cr3+同时生成沉淀的pH范围是 。
已知Fe(s)+CO2(g) FeO(s)+CO(g) ΔH=a kJ/mol,平衡常数为K;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值如下:
温度/℃ |
500 |
700 |
900 |
K |
1.00 |
1.47 |
2.40 |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程式中的a_______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700℃上述反应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 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 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写出所加试剂的化学式,并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1)CaCl2(HCl)试剂: ,离子方程式:
(2)Cu(FeO)试剂: ,离子方程式:
(3)KNO3(KCl)①加入过量: ②再加入过量: ③过滤④加入适量的: ,蒸发结晶。(填试剂的化学式)
(1)当O2和CO2的质量之比为1:1时,物质的量之比为 : ,原子总数之比为: , 在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为: ;在三个同温同体积的容器中,分别充入等质量的①H2②CO2③O2三种气体,则容器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若将O2和CO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3混合,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2)标准状况下,V L某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M)溶解在a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aq)+OH-(aq)===H2O(l) ΔH=-57.3kJ/mol,
(1)实验室用0.25 L 0.10mol/L的一元强酸和强碱中和,若中和后溶液体积为0.5 L,中和后的溶液的比热容为4.2×10-3kJ/(g·℃),且密度为1.0g/mL,则溶液温度升高____________℃。
(2)将V1mL 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3)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气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催化剂使水分解,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取得能源
(4)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
①C(s)+O2(g)===CO2(g)ΔH1=-393.5 kJ·mol-1
②CO2(g)+C(s)===2CO(g)ΔH2=+172.5 kJ·mol-1
③S(s)+O2(g)===SO2(g)ΔH3=-296.0 kJ·mol-1
请写出CO与S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