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
镇定的女主人
在印度,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面吃喝,一面说笑。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女佣人听了脸色发白,急忙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了阳台上。
客人都觉得很奇怪,可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女佣人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大声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我现在已经把它关在门外了。”
客人都吓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装没有事。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所以我让佣人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女佣人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了,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桌子底下的?”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说:“你为什么不喊我们帮忙?”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蛇受了惊,只要咬一口,我的命就完了。”
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定。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镇定:①压;②安定;③较大的市集;④把守。( )
佩服:①佩带;②古代系在衣服上的装饰品;③敬服,服气。( )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吩咐( ) 慌乱( ) 奇怪( )
女佣人脸色发白的原因是( )
A.女主人责骂了她
B.她十分紧张
C.过于兴奋
女主人用什么办法把眼镜蛇关在门外?
为什么眼镜蛇盘在女主人的脚上,而她还能够有说有笑呢?
课外类文阅读。
蜡 烛
一( )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 )粉红的纱罩,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几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远近闻名——妄自菲薄——
(3)短文与《陶罐和铁罐》相比较,文中的蜡烛与______相似,台灯与______相似。
(4)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台灯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语段阅读。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说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 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
(2)读时语气要有变化。
①朗读陶罐的话要( )
②朗读铁罐的话要( )
A.语调紧凑高昂,声高气粗。
B.语气自然平稳,读出平和讲理之感。
C.读出不怕对方,要与对方争吵到底的感觉。
带着问题来读书。
(1)陶罐和铁罐的相同之处是____(A.大小相同;B.都是用来盛东西的;C.都容易破碎);不同之处是____(A.陶罐易碎,铁罐在土里易化为泥土;B.铁罐比陶罐作用大;C.铁罐坚硬,比陶罐更受欢迎)。
(2)对本篇故事的结尾,描述正确的是( )
A.铁罐依然高傲自大,而陶罐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B.陶罐和铁罐都不知去向了。
C.陶罐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工艺品,而铁罐连影子都不见了。
D.陶罐和铁罐变成了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课外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爱惜 疼爱)他,在他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买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一个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
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 自满)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坚持 保持)着富于想象、善于思考的习惯。正是这样,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还取得了许许多多其他的研究成果。
(1)用“\”画去短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
(2)请从短文中人物的语言里选择一句作为本文的标题,填在横线上。
(3)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 )
A.小牛顿不喜欢吃糖果、玩玩具,喜欢做手工。
B.小牛顿喜欢动脑,善于思考,喜欢动手实践。
C.小牛顿很顽皮、淘气,是个让人操心的孩子。
带着问题来读书。
(1)起初,科利亚把木匣放进了离家门____(A.八步;B.五步;C.十步)远的坑里;最后,是在离家门____(A.六步;B.五步;C.三步)远的地方找到的。
(2)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是______(A.觉得埋东西很有趣;B.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村,他们一家人要离开村子到别处去躲避;C.他想和小伙伴们玩找宝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