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
A.分科考试 | B.以德治国 |
C.公平竞争 | D.学而优则仕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
A.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 | B.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
C.“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 D.苏联背信弃义 |
“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因为
A.加强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 |
B.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了一批重工业 |
D.加强了国家的国防能力 |
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阻碍之一 |
B.民族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
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
D.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民族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
下列不属于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近代民族工业表现的是
A.滥发纸币 | B.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
C.发动侵华战争 | D.限制中国机器进口 |
分析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有
项目 |
民族企业 |
官办企业 |
外商企业 |
企业数量(家) |
300 |
31 |
731 |
企业资本(万元) |
729 |
1753 |
9782 |
①资金少②规模小③技术力量强④具有分散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