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指(    )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阅读“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变化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农业生产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B.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左”的错误和自然灾害使生产遭到极大破坏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人均粮食占有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D.控制人口增长,科教兴农,保护耕地和水源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权宜之计

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③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④实行政企分开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78年11月24日晚,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一事件(  )

《十八颗红手印》
①是农民自发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②是对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具体响应 ③产生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轰动效应 ④成为中国改革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