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1月,蒋介石非法逮捕救国会七位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发出紧急营救电,赞扬“七君子”系爱国热情所应有之表现,要求政府“对于爱国运动似不应压迫”。这反映出( )
| A.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斗争激烈 |
| B.蒋介石已经遭到社会各阶层反对 |
| C.抗日救亡已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 |
| D.李宗仁等主张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誉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 A.汉朝的刺史 | B.宋朝的通判 |
| C.明朝的内阁 | D.清朝的军机处 |
《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特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武帝临终前,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谭左将军上官莱、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汉昭帝;而垂相田千秋竟不得受遗诏。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内朝参与政事的决策 | B.外朝制约内朝 |
| C.宰相没有地位 | D.皇权空前强化 |
明太祖和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最相似的是()
| A.设立由皇帝控制的特务机构 |
| B.改变地方行政机构,分散其权力 |
| C.对中央中枢机构的改革 |
| D.改变官吏选拔办法,实行“八股取士” |
《宋史·职官志》说:“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笠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斌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盆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对以上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削弱地方财权,强化中央财权 |
| B.调整中央官制,强化财政管理 |
| C.皇帝直管财政,以防封建割据 |
| D.分割宰相权力,加强封建皇权 |
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A.隋朝的科举制 | B.元朝的行省制 |
| C.唐朝的三省制 | D.明朝的内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