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央企业为我国GDP贡献率是30%,大多是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国防等一些领域的国有企业。可见,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下列对国有经济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有经济是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③就全国而言,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占50%以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在我们国家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夺取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的背后,无不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1)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试列举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8分)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
“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
④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材料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材料二: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正确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6分)
(2)说明材料二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9分)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
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