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不一定含有SO42- |
B |
向FeCl3+3KSCN![]() |
体系颜色无变化 |
KCl不能使该平衡移动 |
C |
向淀粉KI溶液中不断通入C12 |
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
C12先将I-氧化为I2,后可能又将I2氧化。 |
D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
均有固体析出 |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
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
A.①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② |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水解反应;⑤加聚反应;⑥缩聚反应;⑦酯化反应
A.①④ | B.②③ | C.⑤⑥ | D.②⑤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且都有同分异构体 |
B.汽油、煤油、植物油均为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
C.纤维素和淀粉都能发生水解,但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同 |
D.丁烷与戊烷分子内碳原子数相差一个,但同分异构体数却相差两个 |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
![]() |
![]() |
![]() |
A.实验室制取少量的硝基苯 |
B.证明溴乙烷、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
C.分离乙酸乙酯、碳酸钠和水的混合物 |
D.证明乙醇、浓硫酸共热生成乙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