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
B.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
C.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的功能 |
D.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B.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C.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D.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数量为K/2 |
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可用图中“曲线X”表示,没有K值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偏低 |
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C.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
D.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 |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 |
群落类型 |
植物种类数/种 |
||
草本植物 |
灌木 |
乔木 |
||
1 |
草丛 |
34 |
0 |
0 |
2 |
针叶林 |
52 |
12 |
1 |
3 |
针、阔叶混交林 |
67 |
24 |
17 |
4 |
常绿阔叶林 |
106 |
31 |
16 |
A.该地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C.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会比草丛更复杂
D.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
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
A.甲=乙 | B.甲>乙 | C.甲<乙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