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两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坐标图和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③阶段包括______________过程。
(2)图乙中c细胞中的染色体共含有__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
(3)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中,h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细胞分裂时星射线的形成与____________密切相关(填结构名称)。
(4)图乙中e细胞和f细胞的功能不同是___________的结果。如果e细胞变成了癌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突变。
(5)在图甲中,如果在A点时将全部核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而分裂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不含放射性同位素,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全部核苷酸链的比例为_________。
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
(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
(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_______。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选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清除血渍 时间/min |
67 |
66 |
88 |
52 |
51 |
83 |
36 |
34 |
77 |
11 |
12 |
68 |
9 |
11 |
67 |
清除油渍 时间/min |
93 |
78 |
95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69 |
8 |
68 |
(1)由上表可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结构的是
( )
(3)根据细胞膜的基本支架__________,可以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_________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生长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__________。
(2)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浓度分别为A、B、C时,其中在__________浓度下施含有乙种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3)已知乙元素是DNA和各种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其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
(4)通常在水淹条件下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减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为取自同一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三个细胞处于不同的生理状态,请回答:
(1)图中A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_。
(2)图中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C三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细胞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各细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个细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__________。
(6)假设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并使之处于高渗溶液中而发生质壁分离。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形态的变化顺序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A细胞状态变成B细胞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图中标号①指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