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 ,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A.光照强度在7-8klx之间时,单位时间内反应ADP+Pi→ATP的速率逐渐减小 |
B.光照强度由8klx增强为10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
C.光照强度在7.0klx时,细胞既释放二氧化碳又释放氧气 |
D.光照强度超过8.0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受外界CO2浓度因素的影响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利用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 |
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
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 |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
1914年,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某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d点表示植物茎向光侧浓度,则c可表示茎背光侧浓度 |
B.若该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影响,则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在ac段之间 |
C.cf段曲线的变化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的抑制作用 |
D.b、d两点说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不大 |
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
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 |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生物科学奥秘历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根在研究果蝇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贝尔纳认为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
C.沃泰默通过稀盐酸和胰腺分泌的相关实验发现了激素调节 |
D.沃森和克里克发现A=T,C=G,并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