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届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古文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选自《涉史随笔》)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盗窃乱贼而不:__________    ②上常镜: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3)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刘义庆的《改过自新》一文,完成小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卒为忠臣孝子。
【注】①凶强侠气:凶暴强悍、任性使气。②暴犯:侵害。③三横(hèng):三害。④冀:希望。⑤二陆:指陆机与陆云。陆机世称陆平原,陆云世称陆清河。⑥蹉跎:虚度光阴。⑦彰:显露。⑧改励:改过自勉。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义兴人谓为“三横”

A.又为活板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C.每字为一印 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且人患志之不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周处成长的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2)。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3),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4)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5),偶语者弃市(6)。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7)。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8)。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汉元年: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06年。(2)沛公:即汉高祖刘邦。霸上;古地名。(3)组:绳索。(4)怀王:即楚怀王。(5)族:灭族,杀害违犯者及其亲属。(6)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7)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8)吏人:指当时的大、小官员。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 且人已服降
(2) 偶语者弃市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1)固能宽容_______________(2)父老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先入关者之_____________(4)人又喜___________
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就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说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hì只)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①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②,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释:①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②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人之为虎食者故:所以
B.而虎之皮人常处之寝:坐卧
C.何怪哉足:足够
D.然虎之食人不见恒:常常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2)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作者在本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仙则(出名著名)
B.谈笑有鸿儒(大)
C.可以素琴,阅金经(调弄,这里指弹奏)
D.无丝竹之耳(混乱)

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孔子:何陋之有自先世避秦时乱
B.水陆草木花无丝竹乱耳
C.不足外人道也中轩敞者
D.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学时习之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文言文阅读
愚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⑴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⑵。"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⑶焉,驼背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⑷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 1.媒:介绍;夸耀2.如矢:像箭杆一样(直)
3.屣(xi):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4.鸣:申诉;控告。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②一人焉()
③乃板二片()④子欲鸣诸官()
翻译下列句子
①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②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