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理解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pǔ),有一个闻名八方的“七录书斋(zhāi)”。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小时候的张溥,天资并不聪明,尤其是记忆力很差,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了。但他是个有志气的、有毅力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努力设法克服这个缺点,心想:别人读一遍,我读十遍还不行吗?所以,每天放学后,别的小孩都出去玩了,他在大声地背诵着课文,坚持练了一段时间后,确实进步不小,他感到很高兴。
有一天上课,老师叫他背诵课文,开始几段背得还比较流利,可一会儿就背不出来了。老师很生气,就用戒尺狠狠地打了张溥的手心,并罚他把这篇课文抄写十遍。
第二天,张溥把抄好的课文交给老师,老师又让他重新背诵,没想到全篇课文竟顺利地背完了。老师非常满意。
回家的路上,张溥心想:奇怪,为什么这篇文章会背得这样熟呢?是不是昨晚抄写十遍的缘(yuán)故呢?他决定用今天的作业试一试。回到家中,他先把课文通读一遍,然后就开始抄写,他一边写,一边在心里默读。当抄到五遍时,已经能背诵了。抄到第七遍时,他感觉到自己已全部领会了课文的含意,并能熟练地背诵了。他高兴地说:“原来真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呀!”
张溥终于找到了提高自己记忆的方法,不论数九寒冬,烈日酷暑,他都坚持不懈(xiè)地抄书、背书,学到了许多知识,成为很有名望的文人。为纪念他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张溥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书斋”。他写的大部分诗文,都收集在《七录书斋》里,一直流传至今。
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蠢笨――(   ) 优点――(   )        半途而废――(       )
伤心――(   ) 趾高气扬――(      ) 烈日酷暑――(       )
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文中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坚持不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按短文填空。
张溥小时候                    ,长大后他成了                        
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                            
张溥的天资并不聪明,记忆力又差,他是凭什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溥为什么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书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张溥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她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态度(节选)
2006年,英国广播公司女摄影师丽贝卡·霍斯金到夏威夷海域拍摄野生动物的纪录片,中途岛上的一幕惨景让她心灵震颤:数百只信天翁倒在海滩上。
这些美丽的鸟的胃已被阳光曝晒,塑料颗粒散落在羽毛和骨骼之间。各种塑料器物的残片——塑料袋、玩具,哮喘器、圆珠笔、香烟过滤嘴、牙刷、梳子、饮料瓶盖--都从死亡的信天翁的胃中暴露。这些鸟显然是在吃了塑料残渣后窒息而死的。
那一刻,丽贝卡在气愤和郁闷中崩溃了。
回到故乡英国莫德博里镇,丽贝卡剪辑完纪录片,便展开了禁止塑料袋的活动。一个月的时间内,她和儿时的朋友一起向家乡人展播野生动物生存的实况录像,邀请小镇上43个零售商在酒吧边看纪录片边商议禁止塑料袋的行动计划。6个月的实验后,这个随手丢塑料袋的社区全部用上了布袋,向大自然少扔了50万个塑料袋。
莫德博里成了欧洲第一个全面禁止塑料袋的城镇,丽贝卡的勇气和行为在英国家喻户晓。英国绿色和平组织的负责人说:“她在几个月内改变了英国人对塑料袋的态度,她把太平洋上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生活的国家联系起来,她应当是英国的首相。”
丽贝卡的作为向人们证实:不要等待政府和超市去作为,只要公民自觉行动起来,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英国首相布朗在发表他上任后的第一篇“绿色讲话”时,提到他将召集所有超市的高管开会,讨论如何消除塑料袋。“我相信我们能消除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袋,找到可持续使用的替代品。”没有人游说,也没有人辩论,丽贝卡用行动说服了首相对塑料袋开战。布朗致信莫德博里镇的行政官员,“德博里的人应当为他们所表现的领导作用感到骄傲”。
1974年出生、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的丽贝卡,2007年11月获得了全英环境与媒体奖。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接二连三:
家喻户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让丽贝卡“在气愤和郁闷中崩溃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丽贝卡获得全英环境与媒体奖凭借的是什么?你觉得她应该得这个奖吗?(3分)

(4) 丽贝卡的故事对我们有些什么启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3分)

(5)塑料袋也是我们常说的方便袋,你认为丽贝卡做的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6)假如丽贝卡在中国,她做的事情会如何?请展开你的想象,把经过或者结果简单说说。

六、快乐阅读吧。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biǎn piān)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在宇航员的眼中,地球是什么样子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山不老》的作者是,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山野老农用了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其实“青山不老”的含义是

弯弯腰,拾起你的尊严
七十多年前,一个挪威青年来到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法国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看中他。
身无分文的青年人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上,勒紧裤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的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钱放入琴盒。
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递扔拾)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人看了看无赖,最终弯下腰(递扔拾)起地上的钱(递扔拾)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
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人的脚下,再次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
青年人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
无赖被青年人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青年人的琴盒,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围观者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人,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青年人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
这位青年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有名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
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暴虐。我们不如理智地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无法站得住脚跟。
弯弯腰,拾起你的尊严!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主考官还是没能看中他”是表示
(2)主考官最终录取挪威青年的原因是
(3)这位挪威青年叫,后来成为挪威有名的,他的代表作是《》。

名誉无价
公元1815年6月,拿破仑军与由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荷、比、德等欧洲盟军于滑铁卢展开战役,拿破仑大败。从此结束了法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长达23年的战争。
滑铁卢之役后,威灵顿公爵名声大噪,回到英国后,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恃功高。
在他家的旁边有一块空地,长久以来他就想将之买下来,于是他让部下去跟地主商量买卖事宜。由于地主正好缺钱,又加上知道了买主是hè hè yǒu mǐng( )的威灵顿公爵,买卖马上成交了。
当那位部下xìng chōng chōng( )汇报已经成交时,威灵顿问:“你用多少钱买的?”部下得意地说:“本来那块地值1500英镑,但我用1000英镑就买下来了。我一报上公爵的名号,对方还吓得直发抖呢……”
威灵顿打断了他的话,并且斥责道:“你把我的名誉以500英镑的价钱贱卖了。”
第二天,威灵顿立刻派人送500英镑去给那位地主。
千金易得,名声难求。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都不会借自己的名声去图取利益,反而会比平常人更加谨慎,更加小心,更加珍爱自己得来不易的名声,他们会视自己的名誉为一生中最可珍视的财富。而那些试图以名声换取财富,或者以名誉作为一种资本向人炫耀的人,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名声,更不会长久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仰的。
正如威灵顿公爵所言,名誉是不可以贱卖的。
名誉无价。
1.看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填上词语。
2.威灵顿公爵的部下去跟地主商量买卖事宜,买卖马上成交是因为,还因为
3.当威灵顿得知因为自己的名号,部下以1000英镑的价钱买下1500英镑的土地时,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