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核苷酸链,则这3个核酸分子最可能是
A.1个DNA和2个RNA |
B.2个DNA和1个RNA |
C.3个DNA |
D.3个RNA |
一段河流遭轻度污染后,通过自身的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而使其物种的数量和群落的结构保持在污染前的状态。这一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A.恢复力稳定性 | B.抵抗力稳定性 |
C.恢复力稳定性或抵抗力稳定性 | D.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 |
下表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相关动物取食情况(相应动物右边格中的“√”表示动物消化道内含有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植物 |
食植昆虫 |
食虫昆虫 |
蛙 |
食虫鸟 |
鼠 |
蛇 |
鹰 |
|
食植昆虫 |
√ |
|||||||
食虫昆虫 |
√ |
|||||||
蛙 |
√ |
√ |
||||||
鼠 |
√ |
|||||||
食虫鸟 |
√ |
√ |
||||||
蛇 |
√ |
√ |
√ |
|||||
鹰 |
√ |
√ |
√ |
A.该生态系统共有五条食物链 |
B.蛙和食虫鸟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
C.若鼠的摄入量为100%,其中有少部分能量贮存在粪便中 |
D.若人们大量捕食蛇和鹰,草原将可能面临沙漠化的威胁 |
在下图的食物网中,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蝉和螳螂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
A.G/75千克 | B.3G/125千克 | C.6G/125千克 | D.G/550千克 |
2008年5月上旬,蓝藻提前现身巢湖,水体发绿发臭,对渔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次蓝藻事件将对该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
B.引起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
C.造成此次生态灾难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蓝藻大量繁殖 |
D.在湖水中投放虾、蟹等以藻类为食的动物将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黄羊、野兔等动物后,其生存数量首先减少的是
A.生产者 | B.次级消费者 | C.分解者 | D.三级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