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
《拾穗》描画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1)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油画《 》的画面,作者( )他是()国人。
(2)填空。
汗滴禾下土, 春种一粒粟,
(3)劳动十分辛苦,常让人疲惫不堪,请你再写出两个表现劳动辛苦的成语。
(4)这幅画上共有()名妇女,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 ),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 );扎兰头巾的妇女( ),她显得疲惫不堪,( );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 ),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东方之珠”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形容房屋密集。 ( )
(2)全世界都知道。 ( )
2.文章的第一句起了____________的作用,最后一句起了____________作用。
3.用自己的话,介绍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迷人的沙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的公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繁华的街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___________的柱子,___________的栏杆,________________。这条长廊有___________长,分成___________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___________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条长廊上的画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这是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走廊。
(2)这一段话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横槛上的画有几千幅,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
这个成语来形容。
2.作者来到颐和园,首先游览了___________,然后是_______________,最后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这篇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狼与狗
一只骨瘦如柴的狼,遇到了一只高大威猛但正巧迷了路的狗,狼真恨不得扑上去把它撕成碎片,但又寻思自己不是对手。于是狼满脸堆笑,向狗讨教生活之道。
狗神气地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要想过我这样的生活,就必须离开森林。你瞧瞧你那些同伴,都像你一样脏兮兮饿死鬼一样,生活没有一点保障,为了一口吃的都要与别人拼命。学我吧,包你不愁吃和喝。”
“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狼疑惑地眨巴着眼问。
“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摇尾乞怜,讨好主人。”
狼沉浸在这种幸福的体会中,不觉眼圈都有些湿润了,于是它跟着狗兴冲冲地上了路。路上,它发现狗脖子上有一圈皮上没有毛,就纳闷地问:“这是怎么弄的?”
狗搪塞地说:“小事一桩。”
狼停下脚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说说。”
“很可能是拴我的皮圈把脖子上的毛磨掉了。”
“怎么!难道你是被主人拴着生活的,没有一点自由了吗?”狼惊讶地问。
“只要生活好,拴不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还没有关系?不自由,不如死。吃你这种饭,给我开一座金矿我也不干。”
说罢这话,饿狼扭头便跑了。
1.“狼沉浸在这种幸福的体会中”的“幸福的体会”指___________________。
2.“饿狼扭头便跑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支持狼还是狗的观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样子,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例:狼慌慌张张地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救救我吧!猎人快追上我了,让我在你的口袋里躲一躲吧!躲过了这场灾难,我永远忘不了你的恩情。”
狼慌慌张张地要求东郭先生救救它,说是猎人快追上它了。让它在东郭先生的口袋里躲一躲!躲过了这场灾难,它永远忘不了东郭先生的恩情。
1.猎人追上来找不着狼,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在口袋里说:“先生,我可以出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农对东郭先生说:“对狼讲仁慈,你真是太糊涂了,应该记住这个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划船的启示
富尔敦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敦小时候只爱画画,不爱读书。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攻)课都不行,会(流留)级的。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呀!”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敦去(钓钩)鱼。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船来费劲极了。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飘游,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变这种(壮状)况呢?”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敦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中,心里还在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
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交叉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该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呢……这些问题靠画画不能解决,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敦才领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决心重新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敦发奋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为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划掉。
2.在这篇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轻视——()省力——( )
3.富尔敦从划船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