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有关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过程。据图回答:
(1)催化①过程的酶是 。α-淀粉酶mRNA通过 (结构)运输到细胞质。 a、b表示mRNA两端,其上常结合多个细胞器丙,意义是 。
(2)甲、乙、丙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③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结合图形,赤霉素打破种子体眠的机制为:赤霉素与细胞膜表面的 结合后,能活化赤霉素信号传递中间体,导致GAI阻抑蛋白降解失活,从而 (用促进或抑制作答) GA-MYB基因表达。
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野兔、狐和狼,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其各种生物所含能量如下表(能量单位:kJ/km2·a),请回答:
生物种类 |
草 |
兔 |
狐 |
狼 |
所含能量 |
9.5×109 |
1.5×109 |
0.2×109 |
0.13×109 |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它由草的作用所固定,经逐级流动,到第营养级能量最少。
(2)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在我国的部分海域中都出现了大面积的“赤潮”。据报道:1999年7月2日、3日在河北省汔州市歧口附近及天津海域均发生了大面积的赤潮,而去年在广东、香港海域、渤海湾均出现更大面积的赤潮。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的现象,常使海水变红色、褐色。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威胁。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赤潮生物主要是甲藻、硅藻,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细菌等。从生物学原理上分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会对其他海洋生物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2)从以下方面分析赤潮发生的原因:
① 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生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化学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环境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防治赤潮?
根据下图所表示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条食物链。
(2)图中的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
(3)图中占有两个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
(4)如果由于灾害使得植物大减,则鹰的数量将会_________。
海洋水域的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褐藻,下层多为红藻。这一生态现象说明:
(1)影响海洋水域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_____逐渐减弱,水域中所分布的藻类植物的种类也就随之出现差异。
(2)各种藻类植物在海洋水域的______方向上有明显分层的现象,叫做这个生物群落的_____结构。
(3)生物群落的结构与环境中的各种______密切相关。
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2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2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给以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下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_____,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_____转变为______。
(4)如果在自然界中,2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