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利用如图示的装置探究“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物质的吸热本领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量名称)来描述。
(2)设计实验方案时,小明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__________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D.盛水和沙子的容器相同
(3)在此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转换成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5)小明在研究表格内的实验数据发现:水和沙子温度升高第一个10℃所用的时间很长,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6)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_________。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B.用盐水腌制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小明在溪边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的漂亮小石块,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他想测出小石块的密度,但手边只有弹簧秤,于是他找来一根细线和一个盛有水的烧杯,进行了如下实验(g取10N/kg)
(1)将小石块悬挂在弹簧秤下,示数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重量为N。
(2)将小石块慢慢浸入水中,弹簧秤示数将逐渐(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石块浸没到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石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N,小石块的体积为m3
(3)由此可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4)若将右图烧杯中的清水换成盐水,弹簧秤是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为了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小亮三次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运动,根据知识可知,这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图和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在一定时,
越大,摩擦力越大。
(3)比较甲图和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在一定时,接触面积越,
摩擦力越大。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比较。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则两图进行对比。
(5)在图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cm tBC=s;
VAB=_m/s; VBC=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是在做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选填“大”或“小”)。
下图是几个声音的波形,图a和图b所示为两个不同音叉的波形,图c图d图e所示为小提琴、长笛和法国号的波形。
(1)图 a和图b哪个音叉的音调较高?哪个音叉的叉股较短?
(2)比较图c、图d、图e三图,小提琴、长笛、法国号它们是否正在演奏同样音调和频率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