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比较 、 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 、 两种液体;
.用温度计分别测量 、 两种液体的初温,温度计示数相同;
.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两个烧杯加热,且加热时间相同;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 、 两液体的末温。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此实验的主要探究方法 ;
(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 (选填步骤前的字母),更正错误后继续实验;
(3)步骤 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 、 两种液体 ;
(4)如图所示是 、 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两液体的比热容关系是 (选填“ ”、“ ”或“ ” 。
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请在表格第二行空格内补全实验中测量项目,并在第三行空格内补全实验中测量数据。
排序 |
1 |
2 |
3 |
4 |
5 |
项目 |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 |
烧杯和所剩盐水的质量(g) |
倒出盐水的质量(g) |
盐水的密度(kg/m3) |
|
数据 |
150 |
|
(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__ρ(选填“<”、“>”或“=”)
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第一组: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被测物体 |
形状 |
重力 |
橡皮泥 |
正方体 |
4.8N |
球形 |
4.2N |
|
三角锥形 |
3.6N |
分析上述的实验数据,第一组的同学得出实验结论: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你对此实验过程与实验结论进行评价:
第二组:探究“物体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图中就是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中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二中.
表二
钩码的个数 |
1 |
2 |
3 |
4 |
5 |
钩码的质量(m/×10-2kg) |
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G/N) |
0.5 |
1.0 |
1.5 |
2.0 |
2.5 |
(1)请你在方格纸中作出关于G与m的关系图像.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1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右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 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变化/不变);
(2)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是;
(3)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就是该原理的应用。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
(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p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