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江温州中考)古诗文阅读
李白传(节选)
【元】辛文房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① 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②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③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④。
【注释】①宰:指县令。②辟:召,征召。③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④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从《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①怒引至庭下曰( ) A.引导,诱导 B.拉,拽 C.引用
②拜谢曰( ) A.认错,道歉 B.辞别,离开 C.感谢,酬谢
③白时卧庐山( ) A.睡觉 B.倒伏 C.隐居
④累系浔阳狱( ) A.连接,维系 B.拘囚 C.留意,挂念
(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4)下列句中的“望”字,与诗中“西望长安不见家”的“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5)诗歌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结合所选诗文,分析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
(9分,每小题3分)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不从。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上详许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窍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曰:“羽翼已成,难摇动矣。”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上慢侮人故 慢:轻慢 | B.然上高此四人高:重视 |
C.吕后如其计如:依照 | D.愈欲易太子易:轻视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 “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塞忠谏之路也 | B.属予作文以记之 |
C.皆以美于徐公 | D.醒能述以文者 |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李白
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注释】①江夏:今武昌一带。倩公:随州名僧贞倩。汉东:今随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②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没。④痗:忧伤。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⑥隐化:委婉语,指死。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仆与倩公一面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
B.季梁为大贤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
C.始生紫阳先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
D.以写别意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李白与情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
①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②言归汉东,使我心痗。③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
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
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①②③⑥ | B.②④⑤⑦ | C.②⑤⑥⑦ | D.③④⑤⑥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14 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虽欲言(虽然) 皆朝于齐(向) |
B.意犹不足(还) 遂致亡灭(于是) |
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 |
D.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 |
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 |
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 |
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 |
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2 分)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 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
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语义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客之美我者 (3)臣之妻私臣 (4)时时而间进 |
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5. |
这篇短文在写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短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乙】鲁宗道为谕德①时,居近酒肆②,尝微行就饮肆中③,偶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⑤上⑥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⑦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⑧之。宗道谢⑨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①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馆。③微行就饮肆中:这里指鲁宗道乔装改扮前往酒馆饮酒。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诘:责问。⑨谢:道歉。
1. |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饮 酒 人 之 常 情 欺 君 臣 子 之 大 罪 也 |
2. |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以光先帝遗德光: (2)尝微行就饮肆中尝: (3)使者及门及: |
4.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
5. |
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