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姑俟异日观”云尔 |
B.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
C.①微斯人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D.①南极潇湘②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
B.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
C.①前人之述备矣②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旦旦而学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
文言文阅读。1—4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子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翻译句子。
(1)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找出选文中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此中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说了些什么 ,试概括为三点。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
成语:。现在意思是:。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1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门外戏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3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见曦月( ) (2)夏水襄陵( )
(2)乘奔御风() (4)属引凄异(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它和本文之间有哪些联系。(3分)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描写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拔,清幽壮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B.本文第二段写水,主要突出“夏水”,写出三峡的奔放美。 |
C.本文写秋季景色,着“寒”“肃”“凄”“哀”几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表现出来。 |
D.本文第一段写山,先写山的遮天蔽日,再写其连绵不断。 |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本文的作者是代诗人,其文体为“”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
可以调素琴()无案牍之劳形()翻译: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语段中表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语段中描写居室环境幽静宁静的语句是:
请简析本文的写法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