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 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禹锡终易连州:
(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
C.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
D.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
(3)为师: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①!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亡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德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来,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
【注释】①牧圉(yǔ):到牧场中放牧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①契丹主怒其不拜( )②安肯害我 ( )
③既省母,遂复入契丹( )④契丹主待之益厚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此今之贤者
A.马之千里者(《马说》) | B.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
C.千里之能(《马说》) | D.何陋之有(《陋室铭》)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由是汉人各安生业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2分)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2分)韩延徽在契丹国被重用的原因有哪些?(不少于两点)(2分)
阅读文言文《徐文长传(节选)》。(共14分)
徐文长传(节选)[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其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文言词语解释
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大试辄不利()胡公皆许之()
介胄之士膝语蛇行 ()④了无忌惮()
⑵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总督胡梅林公知之
A.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 | B.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 |
C.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
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划两处)
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翻译下列句子
(1)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
译文: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译文:结合具体内容,请简析徐文长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便舍船屋舍俨然 |
B.是谓大同秦王谓唐雎曰 |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D.故人不独亲其亲亲贤臣,远小 |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的是
A.两个文段都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但《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是虚构的。 |
B.“外户而不闭”说明作者认为在理想社会当中,盗窃和害人等坏事情不会发生。 |
C.“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是指儒家的理想社会。 |
D.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里和儒家的大同社会中老人和小孩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山静日长 [宋]罗大经
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吸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②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 A归竹窗下,则山妻③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⑤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⑥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
【注释】①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②,麛,音mi,小鹿,也泛指幼兽。③山妻:隐士之妻。常用作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④笋蕨:竹笋和蕨菜。⑤玉露:作者有笔记《鹤林玉露》。⑥剧谈:畅谈。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煮苦茗吸之()②漱齿濯足()
③倚杖柴门之下()④变幻顷刻()从“即、既”中选一字填在文中A处。
根据内容和注释,给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兴 到则 吟 小 诗 或 草 玉 露 一 两 段 再 烹 苦 茗 一 杯。用自己的话说说“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的大意。
。读文中加线的子“苍藓盈阶”能让我们联想到《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本文描述了不一样的生活情致,请你结合文段内容具体说说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文中加线句“陶杜诗、韩苏文”是哪些人?请各选其一明确具体所指及其诗或文。
之诗《》之文《》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注音并解释:(4分)
缥:湍:邈:戾:翻译:(4分)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____ _____
__。(2分)作者通过描绘富春江秀美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