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题目中的“ ”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
(2)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3)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1)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卖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6)《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其原因是:" ,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诗词赏析。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划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你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下面的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首诗中提到了哪些春天特有的景象?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