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自然界的水会不断的蒸发,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对水电解实验的研究,人们认识到水是由_______ ______组成的。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文字表达式时,物质用化学式代替)
右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回答:

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从湖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淡黄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请回答: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除去其中固体小颗粒,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然后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水样经上述净化处理后变为无色、无味、澄清的水,这种水是否为纯净物?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最简便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硬水在该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
碳酸氢钙
碳酸钙+二氧化碳+水。根据以上信息推测: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5)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请用序号填空)。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6)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
(合理答案均可)。
金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可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1/4,这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一批铁质螺丝钉已经开始生锈,你能用化学方法除锈,并做防锈处理吗?请简要写出你的做法及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3)亮亮同学用稀盐酸和另一种溶液,验证了Mg、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依次减弱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亮亮所用的另一种溶液是 .
②说明Mg比Fe活泼的实验现象是 .
③说明Cu比Ag活泼的实验现象是 .
(4)我国在金属冶炼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冶铸黄铜.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它可以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现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取该黄铜样品10g,放入100g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109.8g.试计算:
(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依据反应伴随的现象来确定反应是否发生.请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反应中伴有发光、放热现象 ;
(2)加热某种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 ;
(3)根据下表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 NO3﹣ |
SO42﹣ |
OH﹣ |
|
| K+ |
溶 |
溶 |
溶 |
| Na+ |
溶 |
溶 |
溶 |
| Cu2+ |
溶 |
溶 |
不溶 |
如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从该图中你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2)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填一种);
(3)在t2℃时,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相等”)
请分别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少量的杂质的化学方程式(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1)NaOH (Na2CO3): ;
(2)Cu(CuO): .
分析、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小东用“三”总结化学知识如下:
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是:生成沉淀或生成气体或生成水;
②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和 .
③铁生锈的三种反应物质是:铁、和 ;
(2)在C+2CuO
2Cu+CO2↑与CO+CuO
Cu+CO2两个反应中,C和CO都是将CuO还原为Cu的物质,故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①分析并归纳上述两个反应中还原剂的化合价变化规律: .
②根据你的规律,判断反应Fe+H2SO4=FeSO4+H2↑中的还原剂是 .